
羊群繁殖力高低對養羊效益的影響較大,只有不斷提高羊群的繁殖力才能提高羊群質量,增加羊群數量,從而獲得理想的效益收入。不過農村養羊多以個體戶為主,存在公母混養、大小混養、近親繁殖等一系列問題,久而久之便會導致羊群退化,種羊繁殖力變得低下,自然難以獲得理想的效益收入。農村養羊若想提高羊群的繁殖力,必須做到以下6點:
1、選擇高產母羊留種
養羊一定要盡可能選擇高產肉羊品種,綿羊可以選擇小尾寒羊、湖羊等品種作為母本,山羊可以選擇青山羊、槐山羊等作為母本,并且不斷對羊群進行選育,淘汰掉低產母羊,選留初產雙羔的母羊繼續留種,后備公、母羊同樣應從初產雙羔的母羊所產后代中選留。羊群經過數代的選育之后,繁殖力可以得到明顯提升。
2、提高能繁母羊比例
母羊肩負著繁育羔羊的重任,提高能繁母羊的比例便可以提高羊群繁殖力。母羊一般8~10月齡進行初配,而后繁殖力會逐漸增強,3~5歲為最佳生育年齡,5歲以后繁殖力則會逐漸下降,7歲以后便可能出現繁殖障礙。因此,應有計劃的淘汰高齡母羊、低產母羊及帶病母羊等,并不斷補充青年母羊,提高能繁母羊與高產母羊的比例,從而使羊群保持較好的繁殖力。
3、控制配種季節
夏季天氣炎熱公羊活力差,冬季天氣寒冷母羊體況差,不易發情配種受胎率低,因此應選擇氣候適宜、牧草豐富的春秋季進行配種。春季配種可安排在4~5月份,產羔則在9~10月份,等天氣較為寒冷時羔羊已經有了較強的抵抗力;秋季配種可安排在10~11月份,產羔則在次年3~4月份,此時天氣已經轉暖對羔羊影響較小。
4、展開經濟雜交
大部分的高產肉羊品種產肉性能并不理想,我們以專門化的肉羊品種作為父本,高產肉羊品種作為母本展開雜交,這樣既可以保證羊群的繁殖力不受影響,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后代商品羊的生長速度、出肉率等。
5、改變配種方法
農村傳統養羊多以公母混群自由交配為主,這樣一來不能對優秀種公羊進行合理利用,二來容易出現近親繁殖,造成羔羊畸形、成活率低、抗病性差及生長速度慢等問題。養羊應改公母混養自由交配為人工輔助交配或人工授精,這樣可在較大程度上提高母羊配種受胎率,從而達到提高羊群繁殖力的目的。
6、適時進行配種
母羊出現發情跡象后并不能立馬配種,只有選擇恰當的配種時機才能保證良好的配種受胎率。一般情況下,母羊發情后8~12小時(老配早、小配晚、不老不小配中間)再進行配種,即早晨發情傍晚配種,晚上發情次日早晨配種,這樣配種受胎率最佳。為了進一步提高配種受胎率,可在第一次配種后8~10小時復配一次。
總之,要想提高母羊的繁殖率,以上六點是很關鍵的,當然也可以在羊的日糧中添加一定量的微生態發酵飼料,可以維護腸道健康,促進消化和吸收,提高飼料的利用率,還可以提高母羊的繁殖率,提高成活率,增強抗病力,預防腸道疾病的發生,吸附和降解飼料中各種霉菌毒素的發生,凈化養殖環境。